2024-01-02 16:06:26 | 激励网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各在津招生高等学校依据通用版指引编制了《2024年拟在津招生高等学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目录》(以下简称“新版目录”),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了选科要求及相关说明如下,供大家查阅了解。
1.新版目录适用于参加2024年高考的考生,即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
2.新版目录中部分高等学校报送的选考科目要求,为高等学校在全国范围内的选科要求,招生当年并非所有编报的专业都会安排在津招生计划。因此,2024年在津招生本科专业以当年实际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3.新版目录中按选考科目要求统计如下图所示: 激励网
4.与现行的选考科目要求相比,新版目录中选考科目要求取消了“或”的选考科目关系,提出2门及以上选考科目要求的本科专业都要求所提的科目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5.新版目录中,按照提出1门选考科目要求统计,物理、历史和思想政治科目专业数占比较多。其中,提出物理科目必须选考方可报考的本科专业数为1631个,占本科专业总数的5.59%;提出历史科目必须选考方可报考的本科专业数为368个,占本科专业总数的1.26%;提出思想政治科目必须选考方可报考的本科专业数为332个,占本科专业总数的1.14%。
6.新版目录中,按照提出2门选考科目要求统计,物理和化学科目组合专业数占比最高。如考生选考物理、化学、生物科目可以填报的本科专业数为28172个,专业覆盖率(即可报考专业数占专业总数的比例)为96.51%;考生选考物理、化学、历史科目可以填报的本科专业数为28080个,专业覆盖率为96.19%;考生选考物理、化学、思想政治科目可以填报的本科专业数为28051个,专业覆盖率为96.09%;考生选考物理、化学、地理科目可以填报的本科专业数为27914个,专业覆盖率为95.62%。
【附件】具体选科要求:
2024年新高考选科要求如下:
教育部要求同一高校相同专业在所有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需相同,各高校都是按照教育的选科指引进行选考科目要求编制。
科目要求的本科专业数量占本科专业总数的43.76%,含物理科目的占比为51.79%,含化学科目的占比为46.46%,含历史科目的占比为1.74%,含“物理+化学“科目的占比为45.98%。
可以看到相比以往选科要求,物理、化学2门均需选考才可以报的专业,权重占比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物理+化学“选科或成为理工类专业选择“常规标配“。另外政治学类、外交学、公安学类等专业需要必选政治。化学的权重有了非常大的提升,选考“物理+化学“,几乎包揽了热门专业。
新高考的介绍如下:
新高考选科是随着全国高考试点改革的推进,在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地相继开始实行的高考政策,于2014年9月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其模式一般为“3+3“,取消文理组合,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科目组合。与学生自主选科相对应,试点地区的高中开始全面推进“走班制“教学和特色化办学。2022年6月,四川、河南、云南、内蒙古、陕西、青海、宁夏新高考改革方案落地,2025年整体实施“3+1+2“模式。
取消文理科,实行”3+3“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统一高考成绩和自主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高校报宋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为高校在全国范围内的选科要求,并非所编报的专业招生当年都会安排招生计划。
激励网(https://www.jlzxs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女生高一理科差怎样选科 有哪些最佳组合的相关内容。
女生高一理科差选科历史+政治+地理,首选历史组合的专业覆盖面远低于首选物理组合,但是如果你真的不懂物理,石正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该投资组合的专业覆盖率略高于其他历史投资组合,达到47.24%。
新高考选科跟过去有些不一样,语数外属于全国统考,选考的三科本省统一考试。虽然偏文的出路比以往宽了一些,但是少了物理,难以报考一些就业形势较好的专业。
那现实是,明显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理科不行,吃不消,不学文不行呀!这就是新高考的优势,能适当改变。招生大户还是以物理为方向,专业多、技术类岗位多,好就业,所以物理还是必须得选,如果选历史,基本从根本上就规律人文大类了。
另外两科,个人认为可以优选生物和地理,这两科基本就是为了给高考凑总分,没有啥专业单独要选考这两科,对专业没啥互补。大学真正的地理方向专业,除了导游,其他都需要物理知识,初高中地理知识对大学专业意义不大,如大气科学、地球物理、遥感测绘等都需要物理知识。
但这两科相对来说,是高中最简单的科目,都偏文,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最烧脑的也就是遗传学部分,其他就是理解背诵;而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没有太难的知识,而且很多东西都是固定的,不像政治那样,除了死记硬背还得会分析。
新高考生物、地理,跟化学、政治、物理、历史一样都是100分,赋分制,相对容易得高分,政治和化学都是比较烧脑的知识。
报考专业,物生地报考专业受影响不大,能覆盖89%的专业,除了部分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或化工类专业不能报考,基本都能报考,部分医学院校临床专业要求物理必选,生物和化学,选考一门就行。
这样选科选择这个组合,主要精力就可以放在数学和物理上,尽量多啃点分数。有些家长和孩子总想当然,认为文科好学,难度小,其实历史和政治不是很轻松的科目,尤其那些字迹写的一般的孩子,很不沾光,脑瓜好使,但字迹写得别人不爱看。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理工科专业的数量要远大于文科专业,选择了物理和生物就拿到了选择大多数专业的优先权。地理相对其他理科来说简单易学,但又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理科好的同学,地理也一定不会差,可以作为一个用来提分的科目。
如果是理科思维很好的同学,尤其是尖子生,并且倾向于报考理工科专业,选择了这三个科目,基本可以横扫各大理工科专业了。一些热门专业也非常欢迎这三门科目的选考生,比如临床医学等。这三个理科科目关联性强,理科好的同学经过系统学习,提分和拔尖更容易。
以上就是女生高一理科差怎样选科 有哪些最佳组合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激励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激励网:www.jlzxsg.com女孩子高中选科选哪个好?附新高一选科最佳方案组合高考改革后,便不再是以前简单的文理分科了,新的方案虽然更符合学生的发展和选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该选什么则变成了一个新的难题。尤其是对于女生来说,想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组合,就一定要再三斟酌,因为这不仅牵扯到个人兴趣的问题,还关联到以后专业的选择问题。本文将为大家解答“女孩子高中该如何选科”这个问题,并附上新高一选科最佳方案。一、女孩子该
2025高考选科要求2024年高考起,新高考选科政策发生重大调整。2025年高考也有了新要求。新高一高二家长需要重点关注相关选科信息,为后续选择院校和专业做好准备工作!其中,高校招生专业的选科要求作为影响选科的重要客观因素,需要提前进行了解分析。2024年全国211院校共有4218个专业(类)在京招生,其中选科要求物理+化学均须选考的占比55.12%,不限选科占比33%。物理+化学+X组合
山东新高考有多少种选科组合山东新高考有多少种选科组合介绍如下:山东省新高考改革后,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科目进行考试。根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规定,新高考选科组合共有12种。第一种是文科综合类,包括语文、历史和政治三门科目。这种组合适合对人文社科类专业感兴趣的学生。第二种是理科综合类,包括数学、物理和化学三门科目。这种组合适合对理工科类专业感兴趣的
新高一选科物生地怎么样?新高一选科物生地是文科中等生比较好的选择。新高一选科物生地是文科中等生比较好的选择:物生地选科不是废了,物生地选科组合可以报考的专业达到95%以上,除了传统的理工农医、计算机类专业不能报,其他的专业基本能报。专业的覆盖率当然是需要考生衡量的,毕竟在没有绝对兴趣之前就需要参考自己选科可以在大学报考专业的选择面上了。物生地选科组合专业覆盖率89%
2025四川高考是3+3还是3+1+2模式?2025四川高考是3+1+2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课为统考科目,在历史和物理科目中首选1门科目,然后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再选2门科目参加选择性考试。附3+1+2高考模式省份:2021年首届新高考(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2024年首届新高考(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
高中生怎样选科?现在新高考高一就选科了。高考选科是在高一上半期就开始了,也有地方是高一下半期选科的。但是每个省份的要求不同,具体选科时间要根据自己所在省份发布的公告来确定。高一新生选科要谨慎,关系到未来高考填报志愿。虽然说学校并不强制学生选某一科目,但这并不能代表学生就可以随便选科了,高一同学在选科之前一定要谨慎考虑。选科要先查询高校限选要求。不同的专业对选科的要求不同,如
天津2023年高考科目时间天津2023年高考科目时间如下: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15:00至17:00外语(英语笔试15:00至16:40)。6月9日8:30至9:30物理;11:00至12:00思想政治;15:00至16:00化学。拓展资料: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有关工作在市招生委员会领导下,由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各区招生
适合女生的中专专业有哪些?中专的话,一般都是更注重技能与特长的培训。一般适合女孩的有:计算机,广告,医护,园艺,幼师,美容美发,宠物医生等等。看你喜欢往哪个方向发展。结合当今社会生活中需求最多,或者在未来生活中需求最多的行业来选择自己的专业。这样比较好!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到底怎么样?德州科技职业学院还可以的专科民办学校,是一所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列入市
2024-02-03 18:08:11
2024-01-17 02:24:49
2024-01-08 15:42:14
2024-02-19 00:27:36
2023-12-29 09:13:07
2023-12-21 09:4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