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1 15:20:39 | 激励网
江苏高中选科组合有:物地生、史生地、史地政、物化生、史生政、物化地、剩下其他组合( 其他组合,是指物生政、物地政、 物化政、史化政、史化地、史化生等 )。
由于必须从物理和历史选其一,所以其实所有组合都以此为前提选择(要注意的是,选历史的话意味着与相当多的理工科专业无缘,但是选择物理则留有相当广的选报空间)。而从2021江苏选科情况能够明显看出:
物地生、史生地组合选科人数分别排第一位、第二位,分别占据45.3%、20.8%,两者共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这是因为前者能够囊括相当多的理工科专业选择,而后者则是能够囊括很大一部分文科专业选择。 激励网
史地政、物化生排名第三、四,分别占比10.8%、10.2%。巧合的是,这两者分别为旧高考的文综科目和理综科目。
第五和第六则为:史生政、物化地。而那些排在第七甚至更加后面的“其他”组合选的人非常少,甚至这些组合全部加起来也超不过第六。原因在于这些组合能够报考的专业和学校是比较少的,必须慎重选择。
理科专业的常见几种科目组合选择
1、物化生组合,属于传统理科组合。在《选科指引3.0》针对2024届考生的要求中,专业覆盖率超过98%,像一些医学、计算机类、自动化等专业都可以报考,理科中最推荐的组合,也是大部分高中学校的首推组合。
2、物化地组合,相比“物化生”缺少生物,因此有的院校的医学类专业无法报考,但是仅极小一部分,意向学医的考生仍然可以首选物化生,除非生物成绩真的拖后腿。
3、物化政专业,考虑医学专业方面,与上个组合同理。但有政治,在报考军警类院校具有较大优势,专业限制非常少,但是各学科的学习思维跨度大,谨慎考虑,有的学校也不一定开设。
2024年高考起,新高考选科政策发生重大调整。2025年高考也有了新要求。新高一高二家长需要重点关注相关选科信息,为后续选择院校和专业做好准备工作!其中,高校招生专业的选科要求作为影响选科的重要客观因素,需要提前进行了解分析。2024年全国211院校共有4218个专业(类)在京招生,其中选科要求物理+化学均须选考的占比55.12%,不限选科占比33%。物理+化学+X组合可报院校优势明显,可以综合考虑。对于2024/2025届高考生来说,
1.若专业方向明确,那么根据专业要求来,需要物理+化学双选的就选上,需要单科必选的也要选,没有要求的就选自己成绩最好的三科。2.若专业方向不明确,成绩较好,建议物化一起选上,未来可选的空间较大。985/211名校、以及理工农医四大门类专业基本上都要求物理+化学。3.若专业方向不明确,成绩中等,建议先确定大概的专业方向。比如可能会学习偏理工科,最好物化选上,可能偏向文科,就选自己成绩较好的几科,怎么分数高怎么选。4.若成绩普遍较差,且没有突出学科,建议按排名最靠前的3科来选。如果喜欢物理化学的,喜欢或者接受理工科的,物化放心大胆去选。如果不喜欢理工科的,物理化学学起来很吃力的,建议慎重考虑,毕竟物理化学赋分后难拿分,尽量选择其他科目,哪个学科容易拿分选那个学科。5.如果将来肯定不从事理工农医专业,而有志于文法公管类、财经类、语言类的孩子,或者选专业的时候“物理+化学”用不到的学生,这两门学科能不选的就不选。可以对照下表选择。
激励网(https://www.jlzxs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江苏高考一共有几门科目?的相关内容。
高考一共考几个科目介绍如下:
高考一共有六门科目要考。高考分文科和理科。文科:语文,数学,英语,文综,即地理,历史,政治。理科:语文,分值150分;数学,分值150分;英语,分值150分;理综分值300分,即物理、化学、生物。文综分值300分,包括政治、历史、地理。
高考具体科目与分值:
高考的科目和分数根据不同的省份和政策有所差异。但一般来说,高考共有六门科目,总分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是三门必考科目,每科满分为150分。
另外三门是选考科目,由考生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科目中选择,每科满分为100分。有些省份实行了新高考改革,不再分文理科,这些省份的高考科目和分数可能有所不同。
新高考的不同模式:
1、7选3模式:这是浙江省实行的模式,考生在高中阶段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七门科目中选择三门作为选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作为必考科目。
2、3+3模式:这是上海等省市实行的模式,考生在高中阶段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六门科目中选择三门作为选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作为必考科目。
3、3+1+2模式:这是河北等省市实行的模式,考生从物理和历史科目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科目,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科目中选择两门作为再选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作为必考科目。
以上数据出自中国教育在线。
新高考的优点:
1、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新高考取消了文理分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未来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科目和考试科目。学生不会被迫学习自己不感兴趣或不擅长的科目,也不会因为分科而限制自己的发展方向。新高考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有利于每个人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优势。
2、推动高中教育改革和全面发展
新高考促进高中教育改革,打破以应试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强调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新高考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更多的科目,培养更多的能力和素养。新高考也引入了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3、扩大高校的自主权
新高考扩大了高校的自主权,有利于高校根据自身的特色和培养目标,提出选考科目要求,有利于选拔更适合的人才。例如,理工类专业可以要求选考物理、化学等科目,文史类专业可以要求选考历史、地理等科目。这样便于高校更好地匹配专业和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
以上就是激励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江苏高中选科有哪些组合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激励网:www.jlzxsg.com2024年拟在天津招生高等学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日前,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各在津招生高等学校依据通用版指引编制了《2024年拟在津招生高等学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目录》(以下简称“新版目录”),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了选科要求及相关说明如下,供大家查阅了解。2024年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1.新版目录适用于参加2024年高考的考
女孩子高中选科选哪个好?附新高一选科最佳方案组合高考改革后,便不再是以前简单的文理分科了,新的方案虽然更符合学生的发展和选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该选什么则变成了一个新的难题。尤其是对于女生来说,想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组合,就一定要再三斟酌,因为这不仅牵扯到个人兴趣的问题,还关联到以后专业的选择问题。本文将为大家解答“女孩子高中该如何选科”这个问题,并附上新高一选科最佳方案。一、女孩子该
山东新高考有多少种选科组合山东新高考有多少种选科组合介绍如下:山东省新高考改革后,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科目进行考试。根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规定,新高考选科组合共有12种。第一种是文科综合类,包括语文、历史和政治三门科目。这种组合适合对人文社科类专业感兴趣的学生。第二种是理科综合类,包括数学、物理和化学三门科目。这种组合适合对理工科类专业感兴趣的
2025四川高考是3+3还是3+1+2模式?2025四川高考是3+1+2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课为统考科目,在历史和物理科目中首选1门科目,然后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再选2门科目参加选择性考试。附3+1+2高考模式省份:2021年首届新高考(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2024年首届新高考(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
2025高考选科要求2024年高考起,新高考选科政策发生重大调整。2025年高考也有了新要求。新高一高二家长需要重点关注相关选科信息,为后续选择院校和专业做好准备工作!其中,高校招生专业的选科要求作为影响选科的重要客观因素,需要提前进行了解分析。2024年全国211院校共有4218个专业(类)在京招生,其中选科要求物理+化学均须选考的占比55.12%,不限选科占比33%。物理+化学+X组合
天津2023年高考科目时间天津2023年高考科目时间如下: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15:00至17:00外语(英语笔试15:00至16:40)。6月9日8:30至9:30物理;11:00至12:00思想政治;15:00至16:00化学。拓展资料: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有关工作在市招生委员会领导下,由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各区招生
江苏高考2024年考试科目有哪些科目?2024高考时间科目表介绍如下:3+文综/理综传统高考时间安排:【语文】6月7日9:00-11:30考试时长:150分钟。【数学】6月7日15:00-17:00考试时长:120分钟。【文综/理综】6月8日9:00-11:30考试时长:150分钟。【外语】6月8日15:00-17:00考试时长:120分钟。3+1
江苏新高考选科怎么选?江苏新高考试改革开始实行“3+1+2”模式。每年到了选科的时间段,很多人担心选科搭配不当,会影响平时成绩甚至高考。选科是很重要的事情,有些科目组合很热门,不少学生选考,有些科目组合很不划算,建议大家慎重选择,那么到底该怎么甄别哪些组合才是最好的呢?偏理生:物理+化学+生物:纯理科组合,物理原始赋分,对于物理学习能力要求较高。物理+生物+地理:搭配理科较为容易的生
2024-02-19 00:27:36
2024-01-17 02:24:49
2024-01-05 05:52:24
2024-02-03 18:08:11
2024-01-08 15:42:14
2023-10-27 23:48:09